曹林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5年01月13日02版)
  如果要評一個“推動中國社會進步”的年度大獎,毫無爭議,這個獎應該頒給中央紀委。它通過堅持不懈的反腐敗行動,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社會,改變了官場生態、官員心態和官員習慣,改變了民眾對反腐的態度,以“踏石留印抓鐵有痕”的狠勁在中國的改革進程中留下了印記。
  改革時代,中央紀委扮演了改革清道夫和先鋒的角色,激活了紀檢的權力,激活了很多沉睡的黨紀黨規,從每一個細節開始一點一滴地推動著觀念和制度的進步。
  最看得見的變化,應該是公款大吃大喝得到了遏制,公款消費急劇下降。央視主持人白岩松接受採訪時表示,反腐敗讓自己和家人首次能在飯店點螃蟹——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,反腐敗讓很多過去被公款消費炒成天價的東西,回歸到普通人可以消費的價位。如今的公務消費,簡單的工作餐已經成為一種新常態,很多官員稱“終於不用喝酒”對自己也是一種解脫。反腐敗不僅打掉了茅臺的高價,還讓那些曾經與官員靠得很近的詞,高檔會所、高爾夫、購物卡、天價月餅、豪華年夜飯、特供煙等,變得離他們越來越遠。
  當然,這種變化也許只是脆弱的、易回潮的表象,想起一段經典的對話。當一些官員見到紀委領導時唱贊歌說“現在是真不想吃了”,紀委領導反問說:真不想了嗎?哪有那麼簡單,我還想吃想喝呢——紀委面對治理成績時的這分清醒非常可貴,確實,目前的變化也許還只停留於“不敢吃”階段,一放鬆就很容易故態復萌,要真正變成“不想吃”和“不能吃”,還需要制度的固化。高檔酒店和會所關門可能也是表象,紀委通報稱好幾名高官落馬前還經常進出會所呢。
  紀委帶來的第二種變化是官員的心態,讓官員有了敬畏,讓權力有了忌憚。從紀委的通報看,好幾名落馬官員都是從會場上被帶走的,有的落馬當天還在黨報上發文章,有的前一天還在參加重要活動作重要指示,有的還給同事發短信闢謠稱網上都是謠言——不少官員在自己的地盤上習慣於無法無天,可當下的反腐節奏對官員產生了強大的威懾,無論你身居怎樣的高位要位,只要有貪腐,隨時都可能被紀委調查,手中的權力和身份的榮耀隨時可能失去。前段時間江蘇某地檢察院一個官員在我微博里的留言,也許在官場上很有代表性:一個發案單位,下班時同事間互道“明天見”,這是最美好、溫馨的祝福。雖然“怕紀委”離“怕法律”還有不小的距離,離“官不聊生”也還很遠,但起碼官員已經有了敬畏之心。
  高壓反腐也改變著官員的從政心態,當官搞錢的風險越來越大,“想當官就別想發財”、“想發財就別當官”的觀念漸漸深入官心,也改變著年輕人的就業心態。公務員曾是很多年輕人就業時的首選,但反腐敗對公務員灰色福利的擠壓,開始讓許多年輕人重新定位自己的選擇。
  第三種變化是反腐輿論的生態,此前的反腐輿論基本上是由網絡隨意設置的,而這兩年,中紀委網站成功地爭取到了反腐議題的設置權,使很多人養成了從紀委網站獲取反腐新聞的習慣。過去“二奶、“情婦”和“小偷”似乎是反腐報道的主角,現在紀委充公顯示了權威。有輿情分析稱“中紀委已經成為網絡最大的正能量”。
  當然,紀委帶來的變化還有很多,比如:讓官員養成了讀黨章學黨紀的習慣,讓人不再懷疑“八項規定只是一陣風”,讓很多賣掛歷做高檔煙酒回收生意的失了業,讓裸官召回了國外的妻兒子女,讓大操大辦和公費出游幾乎絕跡。是堅持的韌性和留印的狠勁,使這場行動避免了過去的一陣風;是看準了民意支持和民心所向,使這個部門能夠剋服重重阻力所向披靡;是“以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”的務實改革策略,實現著一點一滴的進步積累;是對法治反腐的堅定選擇,使這項事業所帶來的變化必定在中國法治化進程中留下深深的足跡。  (原標題:被中紀委改變的作風和習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y19dyqwm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